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

对基层老年学校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信息部时间:2017-12-21发布人:gly123

发展基层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学校,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着眼基层,大力普及,推动发展,最近,我校对城区街道及社区办学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由于基层老年教育起步较晚,困难很多,对此,本文结合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对基层老年教育发展情况的一些思考。

    一、基层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

樊城地处工业、商贸经济中心,东西连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目前,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14万多人,占人口总数的14%。全区共设8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78个社区。为了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我校在幸福社区正式挂牌成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分校,经过一年的试点,先后成立了10所街办、社区老年学校。20086月,区委、区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加强街道、镇(社区)老年学校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办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从8年的办学情况看,比较好的2所,一般的4所,还有4所活动较少,效果不明显。办得好的特点:一是思想认识高。做到领导有人管,工作有人抓,活动有场地,经费有来源。二是开放式办学。如一些街道、社区成立了文体团队,设有团长、副团长,每个团队20人以上,多则上百人,主要在公园、广场及大街小巷开展舞蹈、唱歌、太极等活动,活动的时间早上68点,晚上7309点。文体团队的学员自愿参加,自我管理。为了保证正常活动,每人每月收学费10元,这种有组织、有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时间,就地、就近、就便一早一晚活动形式,省时、省力、省费用,又安全,很受老年人的欢迎,参与面广,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新特色。三是整合资源。如利用辖区单位的场地、设备、人才资源,自办或联办老年学校,这种办学形式比较规范,有教学内容、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保证了教学效果。四是办学成果突出。基层老年学校始终把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摆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参与市、区政府举办的文化惠民工程、“百姓文化展演”、“革命歌曲大家唱”以及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展示办学成果和老年人的风采,不少节目走进电视台,参加、省、市、区各类演出并获奖。

    二、基层老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基层老年教育由于体制机制及认识上的原因,面临的问题多、发展慢、压力大,与老年人的多种期待、老龄化发展的进程迫切需要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地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领导不到位,工作责职不明。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千头万绪,还没有真正把老年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摆到议事日程,基本上是工作无安排、无检查、无考核,领导过问少,没有形成党政重视、多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局面,如果单靠老干部门来抓,工作很难做好,从一定意义上看,基层老年教育也不是老干部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这个问题不解决,基层的老年教育很难落实。

2、经费无保障,活动难以开展。由于基层老年教育没有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街道、社区很难拿出钱来办学,由于缺少教学场地、设备、经费,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如一些团队活动,学员自带音响,参加全国、省各类演出,市、区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惠民工程及节庆文体活动的服装费、化妆费、交通费、住宿费都由学员个人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学员的积极性。

3、教学指导不力,文艺节目档次不高多年来,街道、社区老年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你敲你的鼓,我吹我的号,你打你的锣,我定我的调,唱唱跳跳,无人指导,编排的节目水平较低,新内容少,甚至一支舞跳一年半载,有的凭音响教学,跟着节拍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低层次的文化活动,时间长了,有的自动退出。由于学校缺乏硬件建设,基层老年教育的质量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种现状一时还难以改变。

4、教学场地不足,噪音社会反响大。城市老年群体的快速扩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街道、社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少之又少,辖区的市级文体场馆一般不对外开放或高额收费,有的改成其它用途或出租创收,千户左右的居民小区由于开发商追求最大利益,也没有设计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整天泡在麻将馆里,既影响身体健康,又败坏社会风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追求健康娱乐生活,街道、社区的老年文体团队利用公园、广场或街道两侧跳广场舞、街舞、练太极拳,参与人员多,队伍庞大,因活动时间较长,音响音量过大,管理不严,对此,市民反映强烈,意见很大,甚至出现过激行动,矛盾突出。一方面,反映在商业利益的考量下,城市社会公共空间匮乏的短板,另一方面,反映政府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关注度较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室内活动场所供求失衡,广场舞成为中老年人没有选择的选择。

三、推动基层老年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社区老年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牵动着每个老年人的心。面对当前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把基层老年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办好基层老年学校,发展老年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实情,把老年教育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和重要工作职责,纳入议事日程,纳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事业,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老年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提出办好基层老年学校的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成立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老干部局或老年大学,配备23名专职工作人员。街道、社区老年学校校长由事业心强、威望高、人脉关系广的老同志担任,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一方牵头,各方参与,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原则,基层老年教育由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牵头抓总,负责规划、协调、统筹、指导和管理的职能。宣传部门要加大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教育的舆论氛围。教育、民政、财政、卫计、人社、文体等涉老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教育相关工作。成员单位每年召开12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基层老年教育有关问题,真正形成党政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共同抓好基层老年教育的新格局。

2、实行开放办学,大力普及发展老年教育。文化养老只有依靠城市社区,才能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而老年学校办到社区,老年人就能在家门口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按需设置专业课程。基层老年学校不能像老年大学那样设几十门专业,几十个班级,学员达到上千人,因此,要根据老年人的“三求”原则,街道、社区的实际条件,科学设置专业,一是求知性专业。有条件的老年学校开设政治,经济讲座,书画、摄影、电脑、英语等课程,使老年人更新知识,应对社会进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二是求乐性专业。如声乐、器乐、舞蹈、戏曲、腰鼓队等,活动肢体、健身健美、愉悦身心、舒展胸怀。三是求健性专业。如各类拳术、琴棋书画、模特、保健、健身舞、健身操、瑜伽等课程,供老年人选择。街道、社区老年学校要因地制宜,开设23个专业,也可开办短期培训班。基层老年学校要形成各自的特色,上质量、上水平,创建品牌专业。四要建设2---3所硬件软件一起上的标准化、高水平基层老年学校,使之成为樊城老年教育对外交流的窗口。按照办学标准,每年组织一次评先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发展。

着力发展老年文体团队。大力发展街道、社区老年文体团队,这是今后的办学方向,这种形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改变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弥补学校教学场地不足,而且教学成本低,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就地参加学习。每个社区根据学员人数,成立2—3个文体团队,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场地,确保活动效果。

积极参与节庆活动演出。喜见乐闻的公益性文化、草根文化,泥土芬芳,老年人乐于参与其中,这不仅使节目祥和、欢乐、亲民,活跃城市文化氛围,而且更具有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振奋民族精神的独特作用。近年来,各级举办的节日文化活动较多,丰富多彩,要积极参与市区各类文艺、武术表演及文化惠民工程,展示学员风采。

开展激情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具有参与人多、辐射力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公园、广场、江滩,组织开展广场舞、街舞、民族舞、国际舞、音乐、太极拳等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轻松的氛围、愉悦的心情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舞动人生。针对公共场所活动人多,噪声大,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学校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对场地、时段、音量进行限制,让广场舞、街舞不再扰民。

要把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充分发挥学员在普法宣传、城市管理、民事调解、失足青少年帮教,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办学条件。基层老年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整合教育资源,这是解决街道、社区办学难的有效途径,一是把辖区大型企业、各类学校、文化和体育、医疗卫生等单位有一定特长、热爱老年教育、身体健康的退休人才聘请到社区学校任教。二是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如公园、广场、江滩以及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解决社区场地不足的问题。三是主动与辖区大型企业、院校、科研单位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设施、设备、场所等资源优势,联办、自办学校,使辖区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四是最大限度地开放公共教育资源,鼓励有关部门和单位管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兼做老年教育场所,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五是在城市“两改两迁”中要规划设计留出一个充足、合理的公共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建居住区需配套建设老年人的活动场地,与居家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根据住宅区建设规模、老年人口的数量,20万平方米以上的应配套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4、切实加强指导,提升教学质量。区老年大学要承担示范、指导、引领的责任,协助解决办学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一是提供师资力量。根据基层老年学校教学的需要,把现任及储备教师列入其中,一旦需要随时安排任教。二是短期培训。每年组织1---2期社区学校的文艺骨干培训班,也可派指导教师到各学校进行艺术辅导,使基层老年学员享受优质教育。三是提供教材支持,区老年大学时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教材,可印发到街道、社区老年学校作为教学指导,还可以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搭建展示平台。每学期组织一次文艺、武术表演及作品展览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展示办学成果,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五是每年召开一次基层老年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互相交流情况,总结办学经验,探索办学规律,研究解决办学中的问题,推动基层老年学校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六是制定社区老年教育达标标准,以此提高街道、社区老年教育的水平和办学质量。各校之间实现办学理念互涉、老师队伍互补、课程教材互通、教学研究互动、校园文化互推、管理经验。通过向下延伸,形成教学联盟,以推老年教育大发展。

5、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老年人教育事业。目前,老年文体活动遍布城区各个场所,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因此,改善基层办学条件,一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教育的需要逐年增加,夯实发展基础;二是由政财从福利、体育彩票等公益事业收入中划拨一定的资金,用于老年教育。财政部门每年依据老年人口的总数,按比例划拨老年教育经费。三是政府涉老部门拿出经费或捐赠教学设备,支持基层老年学校的建设。四是辖区企业组织的大型宣传活动邀请文艺团队演出时,适当收取演出费。五是鼓励社会赞助、个人捐赠,扩大资金来源,形成多渠道资金来源机制。

大力发展基层老年教育事业,是项夕阳工程,朝阳事业,前景广阔,但任重而道远。老年教育工作者要从当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加强研究、实践、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动基层老年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